遇到伴侣在公众场合批评自己,要如何帮助他们意识到问题?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渴望被尊重与理解。
当伴侣习惯在公众场合批评我们时,这不仅伤害了我们的自尊,更可能导致关系慢慢降温。
要如何巧妙地让对方意识到这一问题,而不引发更多的冲突呢?

当伴侣习惯在公众场合批评我们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尴尬、受伤,甚至开始怀疑这段关系是否健康。
但直接反驳往往只会让矛盾升级,会让对方产生防御心 (self-defence system)。

真正有效的方法,或许是让他们自己意识到问题,并自愿改变。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帮助的方法:


1. 选对时机,冷静交流

当下立即反驳可能只会让争执加剧,等到气氛缓和后再谈效果会比较好。

找个安静的地方,温和但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

“刚刚在朋友面前你那样说,我真的挺难堪的,也有点受伤。你是想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只是发泄情绪?”

这句话不仅点出了问题,还能让对方停下来思考,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是否真的合适。


2. 让他们换位思考

有些人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批评”,而只是“表达意见”。

如果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话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可以试着让他们设身处地想一想:

“如果我当着大家的面那样说你,你会有什么感觉?”

很多人话说出口后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话真的会让另一半感到不被尊重。


3. 直接指出问题

有时候,对方并没有恶意,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方式不合适。

所以,不妨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让他们去猜测:

“我希望我们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的,有问题可以私下沟通,而不是在别人面前。”

态度要坚定,但不带攻击性,这样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4. 让他们看到长期影响

如果公开批评的情况经常发生,可以让对方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当下的一点不愉快,而是可能影响双方关系的深层问题:

“每次你在外人面前批评我,我都会觉得自己被孤立,也会开始对我们的感情产生动摇。我想我们都不希望关系变得冷淡,对吧?”

这让对方意识到,继续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大家的感情疏远,而不是让关系变好。


5. 设定界限,表明立场

如果对方仍然没有改善,甚至觉得提出问题的人“太敏感”,那么就需要明确表达底线了:

“如果你下次再在公众场合批评我,我会直接走开,因为我不想被这样对待。”

这不是冷战,而是明确告诉对方,我们不会一再容忍这种不尊重的行为。


6. 给予正向反馈,鼓励他们改变

如果对方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妨给予积极的反馈,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被看见了:

“谢谢你刚刚等到我们私下再讨论,我真的很感激你愿意尊重我的感受。”

这样可以强化他们的好行为,而不是让他们觉得“改了也没什么用”。


7. 如果情况严重,考虑寻求帮助

如果对方习惯性地在公众场合贬低我们,甚至不愿意改变,那可能需要更进一步的帮助。

如果在这段关系中总是感到被压制和受伤,那就需要认真思考,这是不是一段健康的感情。

男人的情绪,去了哪里?

从小,男人就被训练成“没有情绪的生物”。


如果在外表现出“多余的”情绪,就会被贴上软弱、不够男人的标签。所以,为了生存,男孩们学会了忽视自己的感受,与情绪保持距离。久而久之,他们成为了一个习惯性忽略自己内心波动的群体。


不仅对自己的情绪缺乏关注,甚至对别人的情绪也难以共鸣。更可悲的是,他们开始觉得很多情绪都是不必要的


“不必要的情绪?”


男人们从小被灌输一种观念:有情绪,就是在制造麻烦。


当你一直被教育成“少一点情绪,世界会更简单”,长大后,你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感受是真是假的。更别提分辨哪些情绪属于自己,还是被环境强加给你的。


感受力的消失


这些男人失去了“感受力”。


没有感受力的男人,是什么样的?

他们无法真正共情别人的情绪。

他们觉得情绪应该像电灯开关,可以随时关掉

他们冷血地认为,情绪是一种资源浪费

他们不懂得如何感受,也不允许自己去感受。

他们不能像女人那样自然地表达脆弱和疲惫。

他们不能说“不”,否则就是失败者。

面对别人的情绪,他们通常只有嘲讽(觉得无谓)或者逃避(不知所措)

他们对情绪的表达感到厌烦,甚至抗拒。


他们的大脑哪里出了问题?

是他们的错吗?是父母的错?社会的错?

为什么他们会变成这样?


情绪——男人的原罪


当男人展现出社会不接受的情绪,他是罪人。

当男人无法展现社会期待的情绪,他还是罪人。


现代社会对男性的标准是什么?

入得厨房,出得厅堂。(既要能入厨房,又要能上战场)

缺一不可,缺任何一个都很失败,抬不起头,不被看好。


试想象一个小孩,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长大。

他知道自己必须符合“标准”,却没有清楚的规则可循


当他面对悲伤时,他不能哭。

唯一“安全”的情绪表达方式,就是愤怒。


因为除了愤怒,男人的其他情绪都难以被接受。


一个没有得到足够安全下长大的男孩,如何成为“正常男人”?


如果成长环境不够安全,父母又无法给予正确的引导,男孩会在面对问题时“卡关”——不知所措。


他们或许会在年纪轻轻时,就被社会的眼光压得喘不过气,却没人教他们如何自救。


不会处理情绪的男人,被社会视为“怪人”。但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想摆脱困境?


如果小时候没有安全感,长大后面对难题时,就更难找到方向。


社会不允许男人流露情绪,

男人不能显得脆弱……


可是,我们从未教会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他们被困在“不可以”之中,情绪处理能力又从未被培养出来,

最终遇到需要感受力支撑自己前行的时刻,他们只能当机。


给男人的一句话:

学会感受自己的情绪,尝试聆听内心的声音。

感受,不是罪。

男子汉,也是血肉长成的。 

遇到伴侣在公众场合批评自己,要如何帮助他们意识到问题?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渴望被尊重与理解。 当伴侣习惯在公众场合批评我们时,这不仅伤害了我们的自尊,更可能导致关系慢慢降温。 要如何巧妙地让对方意识到这一问题,而不引发更多的冲突呢? 当伴侣习惯在公众场合批评我们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尴尬、受伤,甚至开始怀疑这段关系是否健康。 但直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