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商人

常常想够买一些价格比较昂贵的器材的时候,
第一个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怕被人骗,被人“砍”(付超过市价的价钱)。
所以非得自己再三肯定、弄懂、学会到熟练,
唯有熟悉了才能够比较安心的去购买,
减少对辛苦赚来的钱的“伤害”。
这个时代有了网络商店的出现之后,
也方便了消费者物比三家的过程,
可是价钱高低出现明显差距时,
可信度就成了买卖的阻碍,妨碍消费者继续以更低的价钱。

我并非觉得每一个商家都是短见的,
曾经遇到过几个真正出来行正路的商家,
有幸能够遇到这些商家真的需要好好珍惜。

可活了这么久,没当到了新地方,
记忆里没有不必担心被人“砍”的印象,
尤其是出外买一些自己比较不熟悉的器材的时候。
这就是所谓弱肉强食?
为了生存真的只有这个选择吗?
我们是人类,有思维/判断能力的动物,不是禽兽。
做短见的生意,只选择做一次生意,真的比较明智?

转嫁给人可接受?

去过了日本一趟,购物时,听他们的sale总会提起一种日本人的观念。
“如果他们肯出高价出售一个商品,那商品就肯定有一定的价值/品质存在。”
“如果你只为了买比较廉价的商品,那么就得牺牲品质,日本人对自己的品质很有信心,卖得贵的肯定有它的意义所在。”
想购买一个品质好的商品,卖得便宜的商品就少花时间去考虑了(卖得贵因为他们真的对品质有信心)。
虽然如此,我也不排除日本也有黑心商人的存在,
或许只是那个频率就没有那么泛滥,而且可信赖的品牌也不难找而且还多样化/选择多。

选择短见的商家,照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来自遭遇不顺心。
我也相信没有人喜欢“爽”让别人受苦,
做生意时也难免会遇到被欺诈/不幸的事件,
负面影响过重,也渐渐把这些负面效果无意识下也扩散了给周围的人。

难道,自己遇难,转嫁给人是“可以接受”的吗?

不管有没有,都是"Sales"

本地的网络商店,很难看不到“Sale”,真的大家都全年在“sale”吗?
原本没有sale的东西都mark成“On Sale”,随便货比三家,
就很容易发现许多卖家只是明显的把价钱拉得特别高,再以市价当作“优惠价”去卖。

真的有帮助自己的销量吗?
这些举动,除了可以吸引注意力以外,它只是间接性在告诉客人们说商家本身不在乎客人们喜欢的“sales”,“用sales字眼不是真的有优惠,只是一味满足网络商店的流量”。

“Sale”字眼新用法
商家们,只有“On Sale”才能够吸引浏览量?
拉高价钱,然后以普通价格卖成折扣价会带来多少反效果的影响力多大没人知晓。

乱用“待标”/“Sale”字眼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人人都这样做,“Sale”这字眼被滥用,失去了它真正的“优惠”的意义。

没关系,在这个网际网路的时代,这些问题非常容易解决。
打开手机浏览器就能迅速的够货比三家,
同时间把乱用“sale”的网络商店也迅速的纳入私人黑名单中,
接下来就可以更快速找到可信赖,适当性使用“Sales”的商店了。

Block了之后,下次就不需要再看到那些乱来也浪费时间的商家啦~


常常会有一种想法突然出现在思绪里:
“生意人要在马来西亚成功,只要懂得推销/让更多人看见自己秉持诚实的信念和努力就能够让生意更上一层楼了”

没有评论:

心境先静一静

有时候,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比一味咬牙硬撑更加健康。 当生活的压力让人动弹不了,可是地板上还散满了玩具, 在这时勉强自己在满腹情绪下去清理,只会让负面能量扩散到整个家。 我们究竟看重什么? 我们希望孩子从我们的内心挣扎中接收到怎样的讯息? 让客厅暂时凌乱不是什么大问题。 先停下...